在柬埔寨投资餐厅的那些辛酸故事
”吃”素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注重的精华所在,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各式地方美食及油蒸炸煮的厨道手艺。自古以来,凭借着“三把刀”勇闯海外的国人,就将厨刀备为立足、安家、创业之用,而且经久不衰。
柬埔寨,一个经济正处于起飞的友好国家,近年来更吸引了众多中国投资者和各国华人蜂拥而至,开大排挡、餐厅、酒楼甚至各省特色菜肴都成为了刚投资者的首选。然而,在近十年的发展中,中资餐厅、酒楼即便林立于首都大街小巷,但每月不仅依然有餐馆、酒楼开业。激烈的竞争下,也让许多餐饮业投资者转让艰难、血本无归,特别是对于刚刚怀揣梦想,来柬筑梦者,往往是打打闹闹了一段时间,最终只落得个草草收场,钱财成空。前车之覆、后车为鉴,本着采访及见证多年华人餐厅起起落落的经验,投资餐饮业者更应对以下现实情况多加评估。
自主经营心力不足
合作模式心病成疾
华资进军本地餐饮业市场,通常都以自主经宫或合作经营为主。自主经营者又以家庭式、小菜馆、小餐厅为主,起早摸黑、从采购到厨师再到结账,基本都是亲力亲为,只雇佣少量的本地人士走台或打下手的工作。除去一个月的房租水电及各种消耗,生意好时,确实能收到高于异国白领的薪酬,但劳神乏力,长久经营显得心力不足,易积劳成疾。生意差时,也许门可罗雀,任凭食材变质、坚持不到数月只得关门大吉,创业的些许本钱极可能亏个精光。而合作经营者通常有两三个合伙人、或出资出力、协商分工打造局面,虽然降低了投资成本和风险,但却极易在经营初期中因信任纠纷、分工问题、管理思路等意见不同,互留心病,最终落得郁欢,亲友翻脸。
数年前,就有位担任餐厅大厨者、与企业总经理及友人合计开设中餐馆,并且大造声势。餐厅大厨渴望企业总经理能带来更多的客源、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持。而企业总经理则希望凭借着大厨威名、手艺,迅速吸引更多的食客,都没把注意力放在了实质经营和服务当中,惨淡经营数个月后,彼此间的关系从信任变至猜疑、最终闹得不欢而散,餐厅关门大吉。
创业有风险
输赢得备份
餐饮业确实有本小利大,流动性强、资金回笼快的特点;但做为一种行业,无疑有其必然的风险性及亏损的道理。初涉餐饮业者往往将生意额及顾客满意度的期望值估得过度,而且投资时仅考虑了回报、收益,而甚少顾及亏本、风险的存在。尤其在经营之初,门可罗雀的生意让业主茫然不知是坚持守望还是急流勇退的选择放弃。
过桥米线,一个在云南省及中国西南省份著名风靡的美食。曾有位中国投资者就看好其市场,投入其中,打算让中华美食为柬埔寨人所接受,也许是经营不善,又或是选择的位置不合适,经营了数个月后,就面临着无顾客上门的危机了。并不是所有的金子都发光,毕竟一方水土一方伙食习惯。记者也了解过,在柬埔寨生活最多的潮汕人群中,潮汕众多美食在经历了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已成功登堂入室,尤其是果条,成为了金边市民早餐的首选。但对于潮汕最为有名的肠粉,除了少数经营港式的早茶餐厅有经营外,至今也尚未进入餐饮食堂的赏识当中。
餐饮经营面面俱到
厨师、伙计预留心眼
可以这么说,但凡能在柬埔寨成功经营餐饮业,并且从中获得丰厚回报的从业者,无疑是商海沉浮中最为优秀的健将,从经营到管理都需要面面俱到,不仅顾客是上帝、挑剔要改进,而且本地厨师、伙计基本都是大爷,老板不留个心眼可能被整得措手不急。在柬埔寨经营数年餐饮业者中,基本都碰过伙计领薪后突然集体消失甚至厨师突然暴走辞职不干,致使餐厅、酒楼立马陷入无人经营的停滞状态。
记者了解到,曾经有一家酒楼,在开设经营之时,自我定位的较高端,对厨师、员工也要求得相当严格、规范。经营初期就和厨师发生了不愉快,表面上并未有实际冲突,但每月日常消费品等支出凭空多了许多。事后调查方知,厨师对业者积怨都体现在食材和日常消费品上。也有一间在柬埔寨历经了数年苦心经营的酒家,菜肴可口,名气也较高。可是因节假日不让当地员工休息,在协商补助未获得满足的情况下,员工在领完薪酬后突然集体辞职不干,使得酒家不得不突然短暂歇业。
-本文章转载自《华商日报》
-作者:符龙
【相关链接】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柬单网
微信号:khmernavi